VSport体育学子参加202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鼓子秧歌表演团体培训班
2021年10月25日,在伞棒舞传承人张新利带领下,2021级研究生王晓媛、宋洋洋前往德州齐河参加山东省文化教育厅举办的202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鼓子秧歌表演团体培训班。
第一天·开班仪式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5日上午举行了鼓子秧歌表演团体培训班开班仪式。山东省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丽君老师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国际教官,魏公村舞蹈产业联盟会长江东老师;原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经理,济南市歌舞剧院艺术总监,副经理,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赵宇老师;商河县文化馆馆长,济南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徐静老师以及各地的老师和学员们共计100余人参加。秉持着认真笃学的态度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开始了为期四天的学习之旅。在开班仪式上刘丽君谈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寄予的殷切厚望。这次培训希望可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此天课程是由江东针对非遗传统舞蹈保护这一主题进行。在课程中江东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的九个公约进行了解释说明和详细阐述;对国家级和山东省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做了展示与分析,他强调“非遗传统文化无优劣之分”,我们在保护传承时应该铭记这一点。最后,他详细讲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保护措施。中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应该保护好民族瑰宝,传承好非遗文化。
第二天·鼓子秧歌原生形态及根性风格的挖掘与保护 此课程由赵宇主讲,他对山东鼓子秧歌的溯源、分布、风格流派、动律特征、角色构成表演流程以及表演场阵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抗洪说、祭祀说、军事说和移民说举例,将鼓子秧歌的原生形态和根性风格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他重点说到,鼓子秧歌的动律特征为“沉、刚、放、艮,”其中“艮”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艮不仅是鼓子秧歌的特色更加体现了山东人民特有的倔强与执着。根性风格也值得我们思考,“根性风格就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性力量”,那如何维持这个根性风格呢,就要抓住“劲”和“味”,这是精髓所在!
第三天·商河鼓子秧歌流派及风格特点 商河县文化馆馆长徐静,在当天课程上将商河鼓子秧歌的三大流派以及各流派中各个角色的风格特点进行了详细讲述。 她说到商河鼓子秧歌三大流派为:插伞派、扛伞派、举伞派。插伞派的特点也是伞平稳、鼓子刚劲有力,伞和鼓子动作高低起伏变化较大,伞高鼓子低;扛伞派则强调腰的扭、转,肩的拉伸、舒展以及胳膊的劲儿,在舞动发力时力量多以向下为主,与插伞派不同,扛伞派的伞和鼓子在表演时高低起伏几乎相同;举伞派,举伞派更是不同与前两者,尤其老师提及东信村举伞派以扭秧歌为主,动作大多为武术动作。
第四天· 鼓子秧歌实践 理论教学结束后,鼓子秧歌的多位传承人及成员对国家级非遗项目鼓子秧歌进行实践动作训练。传统鼓子秧歌表演,是由男性承担所有角色,因此训练中的“伞、鼓、棒”等动作基本都以男性的粗狂豪迈为主。在诸位传承人的指导下,掌握了扛伞派、举伞派中伞、鼓、棒的多个动作。作为女生,面对扎马步、举伞以及扛伞等这样的男性化动作,参与实践的女生并没有放弃退缩,一板一眼都做的十分到位。男生更充分体现了伞棒舞的豪放之美。
四天的培训转眼就结束,虽然短暂,但对于大家来说是收获满满,带着对鼓子秧歌的全新认识以及传承保护非遗民间舞蹈的热情,VSport体育学子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院也会将这次培训的收获与日常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